工资条上的“五险一金”,终于有人讲得明明白白了!
作者:时间:2025-11-03 11:43:11 40564 次
工资条上的“五险一金”,终于有人讲得明明白白了!
每个月发工资时,看着工资条上“五险一金”的扣除项,你是不是也有过这些疑惑:

扣的钱到底花在哪儿了?老了能领多少养老金?看病报销有啥门道?公积金除了买房还能咋用?
别再稀里糊涂了!今天就用最实在的话,把五险一金的核心干货讲透,每个打工人都该收藏好!
一、养老保险:老了能领钱的“养老本”
养老保险的核心作用就一个:等咱们退休了,能按月领钱过日子,不用完全靠子女。这可是打工人的“终身饭票”,关键细节得拎清:
✅ 领钱的两个硬条件:男女有别,女性55岁、男性60岁才能退休;更重要的是,退休前累计交够15年,少一天都不行。
✅ 钱怎么交:个人交8%(直接从工资里扣),公司交20%(这部分是公司额外出的)。比如月薪5000,个人每月扣400,公司再补1000,每月账户里就多1400。
这些坑千万别踩:
1. 中间断缴没关系,之前交的年限会累计,不用慌;
2. 现在早就不能一次性补缴了,到了退休年龄没交够15年,得接着交满5年才能领;
3. 工资高、交得久,退休领的就多!比如同样交15年,月薪8000的比5000的,每月能多领几百块。
二、医疗保险:看病报销的“救命钱”
谁还没个头疼脑热?医疗保险就是咱们的“医疗盾牌”,门诊、住院都能报,但想终身享受得下点功夫:
✅ 终身享受的门槛:比养老保险更严格,男性要交满25年,女性交满20年(部分城市有差异),交够后哪怕退休了,看病也能报。
✅ 缴费比例:个人交2%,公司交10%。还是以5000月薪为例,个人扣100,公司交500,每月医保账户会进账一笔钱,能直接刷买药。
断缴影响超大! 这是最容易踩的雷:
- 断缴3个月内补上,次月就能正常用;
- 断缴3-6个月,补上后得等6个月才能报销;
- 断缴超12个月,补上后要等1年!期间看病全自费,太不划算。
另外报销有规矩:得去定点医院、用医保目录内的药,而且要超过“起付线”(比如门诊500元以上才报),低于“封顶线”,不是所有费用都能报哦。
三、失业保险:失业时的“过渡钱”
谁也不能保证一直有工作,失业保险就是给咱们留的“退路”,但不是想领就能领:
✅ 领钱条件:必须是“非本人意愿失业”(比如被公司辞退、公司倒闭),自己主动辞职的不算;而且失业前公司得交满1年失业保险。
✅ 缴费和待遇:个人交1%,公司交2%。每月能领1000元左右,交满1年领1个月,最多能领24个月,够基本生活开支。
关键提醒:失业后60天内必须去做失业登记,不然就领不到了!而且没有次数限制,只要符合条件,下次失业还能领。
四、工伤保险:因公受伤的“保障钱”
这个险是公司全交(个人不用掏一分钱),但关键时刻能救命,比如上班时受伤、出差出事、得了职业病,都能报:
✅ 缴费比例:公司按0.2%-1.4%交,不同行业风险不同,比例不一样,高风险行业(比如建筑)交得会多些。
必记操作:
1. 受伤后千万别用医保卡看病!会影响工伤认定,后续报销不了;
2. 第一时间报警或给公司HR报备,保存好病历、事故证明等证据,不然理赔会很麻烦。
五、生育保险:生娃能报销还能领津贴
别以为只有女生需要交,男生也得交!不管是孕检、生孩子,还是休产假,都能享受到福利:
✅ 领福利条件:公司得交满1年,而且要在当地生娃才能报。
✅ 缴费和待遇:个人不交,公司交0.8%。福利分两部分:一是产检、生产费报销(比如顺产能报几千);二是生育津贴,相当于休产假期间的工资。
实用干货:
1. 津贴计算公式:上年度单位人均月缴费工资÷30×产假天数(比如单位人均月工资5000,产假128天,就能领5000÷30×128≈21333元);
2. 女生没工作?可以用老公的生育保险报销;
3. 断缴后要重新交满1年才能享受,备孕的姐妹千万别断!
六、住房公积金:买房租房的“好帮手”
公积金是实打实的“福利金”,因为公司和个人交的钱全归你,而且买房利率超划算:
✅ 缴费比例:个人和公司各交5%-12%(比如按12%交,月薪5000,个人扣600,公司补600,每月账户就多1200)。
✅ 怎么用最划算:
- 住房类:买房贷款(利率比商业贷款低2%左右,百万贷款30年能省几十万)、租房提取、装修房子;
- 非住房类:离职、退休、大病、出国定居,都能全额提取。
注意事项:
1. 断缴后就不能申请公积金贷款了,买房前千万别断;
2. 每年7月会给账户里的钱算利息,相当于多赚一笔;
3. 每个城市贷款有上限(比如有的城市最多贷80万),账户余额多了也没用,记得及时提取。
最后总结一句:五险一金是咱们打工人的“基本保障盘”,每一项都和生活息息相关。看完这篇别再迷茫了,赶紧转发给身边的朋友,一起把福利吃透
文章标题:工资条上的“五险一金”,终于有人讲得明明白白了!
- 相关文章
 - 工资条上的“五险一金”,终于有人讲得明明白白了!11-03
 - 26届39所985强基计划院校盘点,高考生降5-30分进名校的机会藏在这11-03
 - 香港大学本科申请新趋势,《2026国际生申请指南》藏的关键信号,准留学生必看11-03
 - 香港临时身份白办了?大湾区国际学校招生“收紧”,真相藏在这3个误区里11-03
 - 香港理工大学硕士offer发放规律,附26fall录取时间线11-03
 - 港新英澳院校认可度排名拆解:HR眼里的 “含金量” 真相,别再瞎选了11-03
 - 港硕半年上岸 4 个大厂 offer:我的「邪修」求职法,不卷套路只讲实战11-03
 - 高价粤Z牌已是过去式,从"老板专属"到"全民可办"11-03
 - 2025香港中文大学本科9省录取分数+报考坑点解析,附对标内地 985 水平11-03
 - 终于有人把新加坡留学说透了!1 月 / 8 月入学怎么选?申请条件 + 时间规划全攻略11-03
 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