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价粤Z牌已是过去式,从"老板专属"到"全民可办"
作者:时间:2025-11-02 11:28:45 28175 次
高价粤Z牌已是过去式,从"老板专属"到"全民可办"
从百万"身份牌"到"1字头"抛售,粤Z车牌这波暴跌,藏着大湾区的大变化

昨天刷朋友圈,看到以前专做粤Z车牌中介的朋友发了条动态:"深圳湾口岸牌,18万包过户,当年抢破头的老板们,现在捡漏要趁早。" 我盯着屏幕愣了半天——这可是三年前能炒到120万的"铁皮黄金"啊,怎么就跌成白菜价了?
说真的,谁还记得前几年粤Z车牌有多风光?那会儿在深圳湾口岸排队通关,只要挡风玻璃上挂着蓝底白字的粤Z牌,哪怕是辆普通的丰田,都能收获一串羡慕的目光。我认识个做跨境贸易的老板,2021年花110万拍了张深圳湾的粤Z牌,逢人就说"这比买学区房还值",毕竟那会儿不仅是通行便利,更成了生意场上的"身份名片",谈合作时亮出来都觉得有底气。
可谁能想到,短短两年时间,剧情就彻底反转。中介发的报价单里,除了深圳湾这种核心口岸还能维持"1字头",像文锦渡、沙头角这些口岸的车牌,甚至有10万出头就能成交的案例。和巅峰期相比,跌幅整整超过80%,当年的"百万资产",如今缩水成了零头。
这波暴跌看着突然,其实仔细琢磨,全是情理之中的事。
政策松绑:从"老板专属"到"全民可办"
粤Z车牌以前之所以贵得离谱,核心就俩字:稀缺。早几年想办一张,门槛高得能把普通人拦在门外——要么得是在广东投资超500万的企业主,要么得有港澳公司挂靠,光纳税证明就得准备一厚摞,而且每月指标就400张左右,排队能排到三年后。物以稀为贵,炒家自然闻风而动,把车牌当成了投资品。
但这两年为了推进大湾区融合,政策直接来了个180度大转弯。现在办粤Z牌有多容易?个人不用开公司就能申请,不用再拿几百万投资证明,甚至连纳税都不用考核,只要有台港车就能办,而且是永久有效,续签材料还减了一半。门槛一降,符合条件的人呈几何级增长,指标量也跟着翻倍,以前"一票难求"的局面,直接变成了"供大于求",价格能不跌吗?
交通升级:谁还非得自己开车跨境?
更关键的是,现在跨境出行的选择,早就不是"开车独苗"了。就说广深港高铁,香港西九龙到深圳北最快才18分钟,到广州也才40多分钟,今年光跨境客流就破了2200万人次,比去年涨了16%多。我邻居张姐以前总琢磨着买粤Z牌,现在每周去香港逛街,直接坐高铁,"一地两检"通关最快5分钟就搞定,票价几十块,比开车油费还便宜,还不用找停车位。
港珠澳大桥的穿梭巴士也越来越方便,24小时运营,票价也就百八十块,从珠海到香港机场全程不用绕路。还有跨境巴士,深圳到香港的班次密得像公交,二三十块钱就能直达,比自己开车省心多了。以前必须开车跨境的刚需,现在被这些便捷的公共交通分走了大半,车牌的实用价值直接打了折。
观念转变:没人再把车牌当"理财品"
当然,大环境的影响也少不了。前几年经济好的时候,不少人把粤Z车牌当成"硬通货",觉得反正大湾区融合是大趋势,车牌肯定能升值。有个做科技公司的朋友就踩过坑,2023年花120万买了张深圳湾车牌,结果不到两年,同款车牌估值跌了一半,想转手都没人要,中介都失联了。
现在大家花钱都谨慎了,没人再敢轻易碰这种政策依赖性极强的"投资品"。毕竟车牌本质就是个通行凭证,既不能住也不能吃,政策一变就可能大幅缩水。与其花大价钱买牌,不如把钱花在更稳妥的地方,这种观念的转变,直接抽走了车牌炒作的根基。
其实仔细想想,粤Z车牌的价格大起大落,更像是大湾区融合的一面"镜子"。以前靠稀缺性撑起的高价,本质上是跨境通行不便、资源分配不均的产物。而现在价格回归理性,恰恰说明大湾区的"软联通"真的做到位了——政策越来越便民,交通越来越快捷,两地往来像走亲戚一样方便,那一张小小的车牌,自然也就褪去了"身份象征"的光环,回归了它本该有的工具属性。
文章标题:高价粤Z牌已是过去式,从"老板专属"到"全民可办"
- 相关文章
- 高价粤Z牌已是过去式,从"老板专属"到"全民可办"11-02
- 2025香港中文大学本科9省录取分数+报考坑点解析,附对标内地 985 水平11-02
- 终于有人把新加坡留学说透了!1 月 / 8 月入学怎么选?申请条件 + 时间规划全攻略11-02
- 终于有人把新加坡留学说透了!1 月 / 8 月入学怎么选?申请条件 + 时间规划全攻略11-02
- FV/FU批文卡补录香港牌攻略:别再跑冤枉路!一步搞定的秘诀在这11-02
- 申新加坡理工科硕士?NUS/NTU热门专业条件+避坑Tips,一篇说透!11-02
- 那些外边没说透的港硕留港真相,比你想象中更残酷!11-02
- 第一次注册公司别瞎闯!9 个 “血泪坑” 避坑指南,创业新手必看11-02
- 26fall港大本科申请的家长 / 同学看!一手干货,搜不到的细节都在这11-02
- 美本竞赛怎么规划不踩坑?7-11 年级分阶段指南,附避坑 Tips11-02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