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6届39所985强基计划院校盘点,高考生降5-30分进名校的机会藏在这
作者:时间:2025-11-03 11:42:37 20941 次
26届39所985强基计划院校盘点,高考生降5-30分进名校的机会藏在这
上周开家长会,班主任特意拉着我这个“过来人”聊了半小时——家有26届高考生的家长注意了,现在可不是光盯着模考分数的时候!今年强基计划被业内喊成“最佳报考窗口期”,作为能降5-30分上985的黄金途径,39所招生校已经悄悄启动备战信号了。
我家侄子24届走强基进的武大,比统招线低了22分,当初踩过的坑、摸清的门道,今天结合26届最新政策全拆给你们。39所院校+200+专业怎么选?哪些新增方向更有前景?避开90%人踩的误区,这篇一次说透!
为啥26届必须盯紧强基?4大优势真的香到没朋友
很多家长觉得“强基是学霸的事”,其实不然。我侄子高中模考排名一直在年级15%左右,统招冲985悬得很,最后靠强基上岸,关键就是这几点优势太适配普通尖子生了:
1. 扩招潮来了!985入场券比往年多太多
2025年39所985强基总招生量已经破了7500人,比2024年涨了近10%。更关键的是多校新增了招生省份:华南理工加了广西、甘肃,电子科技大学补了山西、江苏,就连以前招生范围超窄的清华核科学专业,今年也扩到了12个省份。
业内老师预测26届还会继续扩,毕竟国家要抢基础学科人才。以前“卡线进985”是奢望,现在跟着扩招风口走,机会真的多了不止一点。
2. 降分实打实!偏科生终于有救了
强基的录取规则是“85%高考分+15%校测分”,不是只看高考裸分!往年数据摆在这:北大数学强基比统招低28分,中科大物理低25分,就连哈工大这种工科强校,部分专业也能低10-15分。
更贴心的是政策灵活度:12所院校能提前校测,比如人大、东南大学,高三上学期就能去摸底;15所支持单科破格,北师大、华科大这些名校,只要数学/物理竞赛拿过省二,或者高考单科达线,哪怕总分差一点也能入围。我邻居家孩子语文英语偏弱,但数学常年年级前三,去年就靠华科大的单科破格进了强基。
3. 培养资源顶配!科研娃直接站在起跑线上
强基不是“特殊通道进普通专业”,而是实打实的“精英培养”。几乎所有985都给强基生配了“书院制+导师制+本硕博衔接”的套餐:清华致理书院的学生大一大二就能进实验室,浙大竺可桢学院直接对接院士导师,中科大更狠,本科就能参与国家重点项目。
我侄子进武大后,专业课是15人小班,大二就跟着导师做课题,这资源比普通专业的学生多了不止一个量级,想走科研路的娃真的要抓住。
4. 竞争变理性!无效内卷少了
前几年很多家长盲目冲强基,觉得“能降分就好”,今年明显不一样了。我特意扒了39所院校的录取数据,“功利性报考”的少了近30%,更多人是真的喜欢基础学科才报。
这对真正适配的考生来说太友好了!比如学历史的娃报北大古文字强基,以前要跟一堆“凑数”的考生竞争,现在对手都是同好,录取率反而高了。
39所985专业大盘点!26届新增方向太实用

很多家长以前抵触强基,觉得“基础学科不好找工作”,但2025年的专业调整直接打消了这个顾虑——新增了超多“基础+应用”的交叉专业,全是国家急需的热门领域:
- 智能科学与技术:对接AI、大数据,清华、北航的这个专业直接跟百度、华为有合作,毕业不愁出路;
- 电子科学与技术:瞄准芯片、半导体,电子科大、东南大学的这个方向,导师大多是行业大牛;
- 量子信息科学:量子科技是国家战略,中科大、清华的这个专业,本科就能接触顶尖实验室;
- 能源与动力工程:聚焦新能源领域,西安交大、华中科大的这个方向,就业率连续3年超95%。
当然传统优势专业也不能丢,给大家划几个头部校的特色:
• 北大:14个专业覆盖理、工、医、人文,古文字学、基础医学是王牌,想走综合发展的优先选;
• 清华:11个专业主攻理工,智能科学、量子信息全国顶尖,适配想搞前沿科技的娃;
• 浙大/川大:12个专业均衡发展,既有计算机这种热门工科,也有历史、哲学等人文学科,适合全能型考生;
• 中农/西北农林:生物科学、农学是独苗优势,想进农业、生物领域的闭眼冲。
26届择校3步走!避开90%人踩的坑
强基选校不是“看排名盲冲”,我侄子当年就差点报了不适合的院校,后来总结出这3步,亲测有用:
第一步:先做自我评估,别硬凑
3个问题必须全答“是”,才适合走强基,少一个都慎报:
1. 真的喜欢数、理、化、生、史、哲这些基础学科吗?(强基不能转专业,没兴趣熬4年太痛苦);
2. 能接受本科不转专业,甚至要读硕博吗?(强基核心培养科研人才,本硕博衔接是主流);
3. 有某科特长吗?(哪怕没竞赛奖,高考单科排名靠前也有优势)。
第二步:选校看“专业+政策”,不唯名校
很多家长执着于“清北复交”,其实专业适配更重要:学农业选中农,比普通985的农业专业资源好10倍;学古文字选北大、复旦,行业认可度甩其他院校几条街。
还要盯紧院校政策:数学好的选湖南大学,校测数学成绩加权2倍;想提前锁定机会的选人大、东南,支持提前校测;单科突出的冲北师大、华科大,破格录取门槛更友好。
第三步:校测提前备,15%分数别浪费
校测占15%,这分丢了太可惜!26届现在准备刚好:
- 笔试:考基础学科的深度拓展,数学会涉及竞赛题,物理会关联大学知识,现在开始刷《强基计划笔试通关500题》刚好;
- 面试:不是考知识点,是聊科研兴趣和逻辑表达,比如“你为什么选量子信息专业”,提前了解目标校导师的研究方向很重要;
- 体测:别大意!50米、立定跳远这些项目“合格即过”,但每年都有学生因体测挂掉,日常跑跑步就能避免。
强基不是“低分上名校的跳板”,而是给“有学科兴趣+想走科研路”的娃铺的捷径。26届家长现在要做的,不是逼孩子冲分数,而是帮他做自我评估,锁定2-3所目标校,提前准备校测。
文章标题:26届39所985强基计划院校盘点,高考生降5-30分进名校的机会藏在这
- 相关文章
 - 26届39所985强基计划院校盘点,高考生降5-30分进名校的机会藏在这11-03
 - 香港大学本科申请新趋势,《2026国际生申请指南》藏的关键信号,准留学生必看11-03
 - 香港临时身份白办了?大湾区国际学校招生“收紧”,真相藏在这3个误区里11-03
 - 香港理工大学硕士offer发放规律,附26fall录取时间线11-03
 - 港新英澳院校认可度排名拆解:HR眼里的 “含金量” 真相,别再瞎选了11-03
 - 港硕半年上岸 4 个大厂 offer:我的「邪修」求职法,不卷套路只讲实战11-03
 - 高价粤Z牌已是过去式,从"老板专属"到"全民可办"11-03
 - 2025香港中文大学本科9省录取分数+报考坑点解析,附对标内地 985 水平11-03
 - 终于有人把新加坡留学说透了!1 月 / 8 月入学怎么选?申请条件 + 时间规划全攻略11-03
 - 终于有人把新加坡留学说透了!1 月 / 8 月入学怎么选?申请条件 + 时间规划全攻略11-03
 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