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融HR直言:这5类岗位正在疯抢留学生!红利期只剩1-2年
作者:时间:2025-11-20 13:16:29 11435 次
金融HR直言:这5类岗位正在疯抢留学生!红利期只剩1-2年
上周和三位分别在头部基金、券商、国有大行做HR的老朋友约了顿火锅,酒过三巡聊起今年的招聘趋势,他们异口同声说的一个点,让我立刻掏出了手机备忘录——

“现在不是我们挑留学生,是好的留学生要靠抢”,某公募基金HR总监张姐夹了块毛肚感慨,“尤其是带金融科技、ESG背景的,简历刚进系统就被业务部门盯上了,有的甚至没走完流程就定了”。
他们扒着招聘后台数据给我划了重点:有5类岗位正明确向留学生“开绿灯”,甚至在JD里直接标注“海外相关专业优先”。但更关键的是,这种红利窗口可能只剩1-2年,等应届生扎堆报考相关专业,竞争马上就会变天。
不管你是正在留学的准海归,还是刚回国求职的应届生,这篇内容都得吃透——踩准风口比埋头投简历管用10倍。
第一类:量化投资研究岗——“会编程的金融生,简历必看”
张姐所在的基金公司今年把量化部的招聘名额翻了一倍,核心原因是“算法交易和因子挖掘越来越刚需”。但让她头疼的是,纯金融背景的应届生连Python数据清洗都费劲,纯计算机出身的又不懂行业逻辑。
“留学生在这方面优势太明显了”,张姐说,他们今年招的3个量化研究员全是海归,“英国G5的金融数学硕士,美国综排前50的金融工程项目,课程里直接涵盖Python、R语言实操,还有机器学习建模的案例作业,入职就能上手做因子回测,不用花3个月培训基础技能”。
划重点:这类岗位不卡本科背景,但必须有“金融+编程”双技能背书。如果留学期间做过量化策略相关的课程设计,或者在海外券商实习过算法交易助理岗,投简历基本能拿到面试。
第二类:ESG投资研究岗——“稀缺到敢开应届生30万起薪”
做PE的李哥插了句,他们机构今年刚组建ESG团队,招了大半年才挖到两个合适的人。“市场上的人才完全断层”,李哥解释,要么是环境科学背景的,看不懂财务报表和投资逻辑;要么是金融出身的,连MSCI、富时罗素的ESG评级体系都搞不清。
而留学生的优势恰好踩中了这个缺口。“我们最终招的是个伦敦政经可持续金融硕士,硕士论文做的是‘绿色债券定价模型’,既懂国际评级标准,又关注国内‘双碳’政策,入职第一个月就写出了新能源行业的ESG评估报告”,李哥说,为了抢人,他们给应届生开的薪资比同级别研究员高20%。
划重点:这类岗位更看重学术背景和研究经历。如果留学期间选修过可持续金融、绿色投资相关课程,或者参与过ESG评级的科研项目,哪怕没有实习经验,也能获得面试机会。
第三类:金融合规科技岗——“稳定又晋升快,留学生是香饽饽”
在券商做HR的王姐补充了一个“隐藏风口”:合规科技岗。“监管越来越严,我们需要能把监管政策转化为系统逻辑的人,比如搭建反洗钱监测系统、智能合规审核工具”,王姐说,之前招过几个国内应届生,要么不懂RegTech(监管科技)的应用,要么编程能力跟不上,后来转向留学生才解决问题。
她举了个例子,去年招的留澳硕士,课程里有专门的“金融监管科技”模块,熟悉区块链在合规中的应用,入职后牵头优化了客户资质审核系统,把审核效率提高了40%,不到一年就升了主管。“这类岗位不用冲业绩,受市场波动影响小,稳定性比前台业务岗高太多,现在越来越多留学生主动来问”。
划重点:银行、券商、保险机构都在扩招这类岗位。如果留学专业是金融科技、金融合规,或者掌握SQL、区块链等技能,求职竞争力会非常强。
第四类:跨境业务岗——“海外经历就是‘天然敲门砖’”
王姐还提到,券商的QDII业务(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)、银行的跨境金融服务部,今年也在重点招留学生。“比如做QDII基金的投研,需要了解海外市场的监管规则、行业动态,还要和境外托管机构、投行对接,留学生的语言优势和海外经历太重要了”。
她所在的券商去年招的留英硕士,因为在伦敦实习过,熟悉欧洲市场的基金运作流程,入职后负责对接欧洲的投行团队,帮公司拿到了两个海外项目的合作机会。“国内应届生要花半年时间适应海外市场,留学生入职就能上手,这就是核心优势”。
划重点:这类岗位更看重海外经历和跨文化沟通能力。如果留学期间有海外金融机构的实习经历,或者熟悉某一区域市场(如欧美、东南亚)的金融规则,会更受青睐。
第五类:金融产品创新岗——“懂海外模式,才能做出好产品”
张姐最后补充了金融产品创新岗。“现在基金公司都在做FOF(基金中基金)、智能投顾产品,需要借鉴海外成熟模式,再结合国内市场做创新”,张姐说,他们之前想做智能投顾,国内应届生大多只了解传统基金产品,而留美归来的产品经理,熟悉海外智能投顾的算法模型,还能结合国内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做优化,很快就拿出了产品方案。
她透露,这类岗位的薪资上限很高,“做得好的产品经理,年终奖比年薪还高,现在我们招产品岗,优先看有海外金融产品设计经验的留学生”。
划重点:基金公司、互联网金融平台对这类人才需求旺盛。如果留学期间参与过金融产品设计项目,或者了解海外FOF、智能投顾的运作模式,求职时会非常有竞争力。
最后提醒:红利期不等人,这两点一定要注意
三位HR都提到一个关键:现在的岗位红利,本质是“复合型人才供给不足”。张姐预测,“最多1-2年,国内高校就会批量开设金融科技、ESG相关专业,到时候应届生扎堆,竞争难度会直线上升”。
给留学生和准留学生提两个建议:
1. 选专业时精准发力:优先选择金融科技、可持续金融、金融工程等复合型专业,选修编程、数据分析、跨境金融相关课程,提前搭建技能壁垒;
2. 实习和科研提前规划:留学期间争取进入海外金融机构实习,或者参与ESG、量化投资相关的科研项目,这些经历比单纯的学历更有说服力。
海归求职最忌“盲目跟风”,等大家都知道这些岗位吃香的时候,机会窗口早就关上了。与其纠结排名,不如找准风口深耕技能——毕竟金融行业永远缺的,是“懂国际规则、有硬核技能”的复合型人才。
文章标题:金融HR直言:这5类岗位正在疯抢留学生!红利期只剩1-2年
- 相关文章
- 金融HR直言:这5类岗位正在疯抢留学生!红利期只剩1-2年11-20
- 应届生别怕!第一份工作重要,但真的定不了你的一辈子11-20
- 2025英国大学申请难度排名出炉!这些学校今年突然变卷/变容易了?11-20
- 普通家庭毕业生进体制:别死磕公务员!这 3 步报考顺序,容错率拉满11-20
- 港硕申请到底看什么?硬背景定门槛,软背景才是上岸关键!11-20
- 港硕一年差距拉满:有人手握3个offer,有人零实习?问题出在这4个思维误区11-20
- 别盲目冲热门专业了!HR直言:计算机的“就业陷阱”,太多人踩坑11-20
- 普通家庭孩子选专业,别瞎碰!这3条真心话,比招生简章管用10倍11-20
- 普通家庭孩子选专业,别瞎碰!这3条真心话,比招生简章管用10倍11-20
- 普通家庭毕业生进体制:别死磕公务员!这 3 步报考顺序,容错率拉满11-20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