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人行录取名单3500人中700个海归,体制内早成留学生 “香饽饽”!
作者:时间:2025-10-31 11:44:23 21550 次
2025年人行录取名单3500人中700个海归,体制内早成留学生 “香饽饽”!
各位家长,先别忙着给孩子的留学路 “设限” 了!中国人民银行最新录取名单一曝光,直接戳破了 “体制内不要留学生” 的老黄历 ——3500 多名新员工里,海归占了 700 人,比例高达 20%!更夸张的是厦门分行,20 个名额里海归占了 35%,哥伦比亚大学、剑桥、港大、新国立的毕业生全成了抢着要的香饽饽。

年薪 15-22 万,还带落户指标,这哪是 “留学不值”?明明是找对方向的留学,早就成了进顶级机构的 “敲门砖”。今天就跟大家掰扯掰扯:那些被家长误判的 “体制内机会”,到底有多适合咱家留学生?
先醒醒!多少家长困在 “十年前的认知” 里,替孩子错过好机会?
前几天碰到个家长,愁得不行:“孩子英国硕士毕业快一年,投了几百份互联网、外企简历,全石沉大海。” 我问她:“央行招聘看了吗?” 她愣了:“央行要留学生?我以为体制内都排斥海归,只认本土学生。”
这不是个例,太多家长还抱着十年前的想法:觉得留学生只能去外企,觉得国企 “没活力”,觉得央行、政策性银行 “不国际化”。可实际呢?
央行北京总行早就设了 “国际金融合作岗”,专门对接 IMF、世界银行的业务,明明白白写着 “雅思 6 分 + 或托福 90 分 +”—— 这门槛,本土学生没语言优势根本够不上;四川、广东、新疆分行今年招 2780 人,光国际化相关岗位就占了三成,结果好多留学生因为 “不知道”,连申请都没试。
更可惜的是,有些家长还会 “主动过滤机会”:“体制内太稳定,没前途”“央行工资低,不如外企”,结果孩子在私企海投无门,最匹配的机会却被家长一句话否决了。就像去年有个港大金融硕士,家长非要让他冲投行,后来偶然看到央行招聘,投了国际合作岗,俩礼拜就拿到 offer,年薪 22 万还解决北京户口,比挤破头进投行的同学稳多了。
为啥央行偏宠海归?不是 “优待”,是真的 “需要”
别觉得是 “体制内突然待见留学生”,而是现在的金融工作,早就离不开 “国际视野” 了。央行要推动人民币国际化、要对接全球金融政策、要处理跨境金融业务,缺的就是懂专业、通外语、能跨文化沟通的人 —— 这些恰恰是留学生的优势。
举两个真实例子:
南洋理工金融硕士毕业的小周,雅思 7.0,读研时做过 “东南亚汇率政策” 的课题,去年申了央行总行国际岗,面试时聊到 “人民币在东盟的流通策略”,直接跟面试官聊嗨了,当场就定了;
布里斯托经济学硕士小李,之前在英国做过 “欧盟金融监管” 的实习,申广东分行时,刚好碰到要做 “跨境金融监管对比” 的项目,他的经历直接成了加分项,比同分的本土学生先拿到 offer。
说白了,不是海归 “更优秀”,而是这些岗位的需求,刚好和留学生的背景对上了。就像你要找个能跟外国人顺畅对接业务的人,总不能选个英语面试都磕巴的吧?央行要的不是 “海归身份”,是这个身份背后的 “国际沟通能力”“全球政策理解度”—— 这些是本土读书很难练出来的。
现在行动还来得及!4 步帮孩子抓住 “体制内机会”
如果咱家孩子正在海外读书,或者刚毕业还在求职,别再死磕互联网、外企了,按这 4 步走,说不定就能撞上央行、国有银行的好机会:
第一步:先把 “官方渠道” 关注上,别再等 “别人告诉你”
央行的招聘信息,主要在 “中国人民银行招聘网” 和各分行官网更,还有 “国家公务员局” 网站(央行部分岗位走国考)。别只让孩子刷招聘 APP,这些官方渠道的信息最准,还会标清 “是否需要外语能力”“是否偏好国际背景”—— 比如今年北京总行的岗,直接写 “有海外金融相关经历者优先”,这不就是给留学生留的口子吗?
第二步:改简历!别把 “留学经历” 写成流水账
好多留学生的简历,把 “在 XX 大学读硕士” 写成一句话,太浪费了!要突出 “国际化优势”:比如 “参与 XX 国际金融课题(研究美联储加息对新兴市场的影响)”“在 XX 海外机构实习(负责跨境支付业务对接)”“雅思 7.5 / 托福 100,可流畅进行英文政策沟通”—— 这些才是央行 HR 想看的,比 “熟练使用 Excel” 有用多了。
第三步:语言成绩别过期!这是硬门槛
央行总行、上海、广东这些热门分行,国际岗基本都要语言成绩:雅思 6 分、托福 90 分是底线,而且得是 2 年内的。去年有个学生,其他条件都够,就是雅思过期了,临时考来不及,硬生生错过了申请 —— 所以如果孩子还在读书,趁现在把语言成绩考出来,别等求职时慌。
第四步:盯紧时间!别错过 “窗口期”
央行招聘分 “国考批次” 和 “社会招聘批次”:国考一般每年 10 月报名、11 月考试,社会招聘不定期(比如今年 3 月广东分行补招过)。现在刚好是准备国考的关键期,再晚就赶不上 10 月的报名了。别觉得 “还有时间”,体制内招聘流程慢,错过一次就得等一年。
最后说句实在话:家长别当 “信息过滤器”,要当 “机会挖掘机”
很多家长觉得 “孩子都读硕士了,求职自己搞定就行”,可就业市场的信息壁垒太厚了 —— 孩子在海外,可能不知道央行招海归;就算知道,也未必清楚 “哪些岗适合自己”。
你不用替孩子做决定,但至少要帮他 “看到更多可能性”:别再盯着 “外企、互联网” 这两条路,央行、国有银行、政策性银行(比如进出口银行、开发银行),这些地方不仅稳定、薪资不低,还特别需要海归背景。
去年有个家长,一开始也觉得 “体制内不好”,后来听我分析完,帮孩子整理了央行的招聘信息,孩子投了新疆分行的国际业务岗,现在工作稳定,还拿了当地的落户补贴 —— 这就是 “找对方向” 的重要性。
文章标题:2025年人行录取名单3500人中700个海归,体制内早成留学生 “香饽饽”!
- 相关文章
 - 2025年人行录取名单3500人中700个海归,体制内早成留学生 “香饽饽”!10-31
 - 港硕不是你的 “逆袭通行证”!刷到太多误区,想跟你们说点大实话10-31
 - 高新企业申粤 Z 车牌:2024 新政省心但有坑!这 3 个雷别踩10-31
 - 留学选专业像拆盲盒?7 大类 + 3 个选专业公式,一篇帮你搞定!10-31
 - 香港大学26fall本科申请杀疯了!3A*1A 才能冲工程?曾经的 “保底校”,现在卷成 “梦校” 了!10-31
 - 10 月深圳企业注销最新攻略:费用 800 起,6 大 “烂摊子” 别拖!10-31
 - 深圳公司疑难注销:别再跑断腿!12 类坑 + 少跑 5 趟的秘密,亲测有用10-31
 - 深圳个体户注销亲测攻略:跑 2 个地方 1 小时搞定,附避坑细节!10-31
 - 26届留学生求职!这份冲刺攻略帮你拿到offer10-31
 - 留学生求职别死磕热门央企,小众赛道也很香10-31
 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