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地人赴港买车真的香吗?一文解析利弊+避坑指南
作者:时间:2025-10-23 13:35:33 33440 次
内地人赴港买车真的香吗?一文解析利弊+避坑指南
一、赴港购车的两大吸引力:价格与车源优势
(一)价格洼地:高端车型差价惊人
香港作为免税港,进口车无需缴纳关税,这使得车辆价格极具竞争力,部分豪华车型价格比内地低 30%-50%。就拿丰田埃尔法来说,在香港完税价约 73 万元,而在内地终端价却轻松突破 120 万,差价接近 50 万,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,直接省下一辆普通家用车的钱 。再看奔驰 G63,这种大排量车型在香港的完税价也比内地低 50 万以上,对于那些追求品质与性价比的高预算用户而言,简直就是难以抵挡的诱惑。

(二)全球车源任选:右舵车与稀缺车型天堂
香港汽车市场可合法购买全球右舵车型,这里简直就是 “情怀党” 和玩车族的天堂。日系性能车在香港选择丰富,像那些在国内有钱都难买的经典款,在这里能轻松找到;欧美限量版车型也能在这里寻觅到踪迹,满足车主独一无二的追求。甚至是车迷们心心念念的经典老车,在香港也能合规购入,圆了不少人的收藏梦。而澳门市场更是特别,支持左 / 右舵双选择,不管你习惯哪种驾驶方式,都能在这里找到心仪的车 。
二、赴港购车的三大 “隐形门槛”:合法合规是前提❗
(一)交通法规冲突:右舵车内地禁行,仅 “两地牌” 可破局
内地实行右舵驾驶制,交通规则明确要求车辆靠右行驶,因此方向盘在右边的右舵车被禁止上路。在香港购置的右舵车,如果未申请 “两地牌” 就直接驶入内地,这妥妥地属于违法行为,一旦被交警查获,扣车罚款是少不了的,真可谓 “偷鸡不成蚀把米” 。
想要合法驾驶香港右舵车进入内地,申请 “粤 Z 黑牌”(香港车入内地)或 “FV 黄牌”(内地车入香港)是唯一的正途。但这申请过程堪称 “千军万马过独木桥”,审批程序极其严格。不仅对企业纳税额有高要求,还得满足一系列复杂条件,就算好不容易申请下来了,行驶范围也被严格限制,像 “粤 Z 牌” 就仅限在广东省内行驶,出了这个范围,就又成了违规行为 。
(二)车辆标准差异:两地认证流程复杂
香港的车辆安全、排放等标准和内地存在诸多不同。香港的轻型车排放标准与欧洲标准接轨,2016 年及以后注册的新车需符合 EURO 5 标准,从 2020 年起更是要满足 EURO 6 标准 。而内地的车辆标准自成体系,这就导致香港购买的车辆进入内地时,需要额外进行一系列技术检测和改装。像车辆的灯光角度、安全带标准等都得调整,部分大排量豪华车型还可能因为不符合内地环保要求,压根无法上牌。
在申请 “两地牌” 时,车辆必须要通过两地车管所的双重检验,既要满足香港的标准,又得符合内地的要求,这一来二去,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直线上升,而且整个流程繁琐复杂,稍有不慎就得重新来过,十分折腾人 。
(三)海关政策限制:非 “两地牌” 车辆视同走私
未办理正规手续的香港车辆想要入境内地,海关直接将其视作 “走私车” 处理。这可不是闹着玩的,除了要缴纳高达 120%-150% 的关税,要是情节严重,还可能面临刑事责任,真的是得不偿失 。就算有人心存侥幸,通过一些不正当手段把车弄进了大陆,后续使用也是麻烦不断。没有合法手续,就无法在大陆购买保险,车辆年检也办不了,一旦上路被查,后果不堪设想,这样的车开在路上,简直就是一颗 “定时炸弹” 。
三、“两地牌” 申请全解析:哪些人能办?怎么办?
(一)申请资格:企业为主,个人门槛高
“两地牌” 申请资格主要面向企业,对纳税额有着明确要求,个人申请的情况较为罕见 。
粤 Z 牌(香港车入内地):境外投资者在广东省投资,3 年内(含申办当年)累计纳税 10 万元以上,才有资格申请 1 个指标;要是纳税额够给力,每增加 50 万元,还能多办 1 个,不过最多也不能超过 4 个 。像那些在广东扎根多年的港资企业,靠着长期稳定的经营和纳税,就有机会申请到粤 Z 牌,方便往来两地。
FV 牌(内地车入香港):内地企业想要申请 FV 牌,上一年度纳税得达到 100 万元以上才行,而且仅限企业名下车辆申请,个人用户目前还无法涉足 。一些大型内地企业,业务拓展到香港,就会通过这种方式申请车牌,方便商务出行。
(二)办理流程:五步走,周期 3 - 6 个月
整个办理流程相当繁琐,从提交资料到最终拿到车牌,通常需要 3 - 6 个月,考验的就是申请者的耐心和细心 。
资格初审:企业要把纳税证明、营业执照、车辆资料等一大堆材料,一股脑地提交到广东省公安厅交管局,接受资格初审。这一步可容不得半点马虎,材料稍有差错,就可能被打回重审 。
车辆检测:初审过关后,车辆就得去指定机构接受安全技术检测,得同时满足两地的标准才行。像车辆的制动性能、灯光亮度这些基本指标,都得达到严格要求,检测合格了才能继续下一步 。
网上申报:通过 “粤港澳大湾区跨境机动车通关” 平台,按要求填写车辆和企业的详细信息,再把相关材料上传,等待进一步审核。这个平台操作起来不算复杂,但信息一定要填准确,不然也容易出问题 。
审批领证:审核通过后,得缴纳 1000 元的牌证费,才能领取 “两地牌” 及通行证件,这 1000 元虽然不算少,但能换来两地通行的便利,对很多企业来说也是值得的 。
海关备案:最后一步是在深圳海关办理车辆备案,获取跨境通行电子数据,这样车辆就能在两地合法通行啦 。
(三)使用限制:区域、时间、驾驶规则全约束
就算成功申请到 “两地牌”,也不是就能随心所欲地开车,行驶范围、通行次数和驾驶要求都有严格规定,违反了可是要受处罚的 。
行驶范围:粤 Z 牌车辆被限定在广东省内行驶,要是想出省,得额外申请特殊许可;FV 牌车辆则是在香港及广东省内通行,同样不能超出规定范围 。
通行次数:首次申请粤 Z 牌的车辆,每天最多能往返 1 次,不过熟悉流程后,可申请增加通行次数;FV 牌车辆倒是没有次数限制,相对自由一些 。
驾驶要求:司机得同时持有内地驾照(对应粤 Z 牌)或香港驾照(对应 FV 牌),而且司机得和申请资料上的一致,不然被查到就麻烦了 。
四、赴港购车到底值不值?这三类人建议慎冲!
(一)预算有限的家用车用户❌
对于预算有限,主要考虑家用的消费者来说,香港购车可不是一个明智之选。香港家用车价格普遍偏高,就拿本田飞度来说,在香港的售价高达 17 万港币以上,折合人民币约 14 万元,而在内地,飞度的起售价仅 10 万元左右,价差明显 。再加上后续为了满足内地行驶要求,需要进行改装,申请 “两地牌” 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,这些隐性成本叠加起来,让整体购车成本大幅攀升,性价比低到尘埃里,完全违背了家用车追求经济实惠的初衷 。
(二)非广东省内车主❌
如果你日常主要用车场景不在广东省内,就算费尽周折申请到 “粤 Z 牌”,也基本派不上用场,因为 “粤 Z 牌” 的行驶范围被严格限制在广东省内。想象一下,你好不容易申请到车牌,满心欢喜开着车,结果一出广东省就成了违规行为,面临罚款、扣车的风险,这得多糟心 。与其如此,还不如老老实实在当地购车,省心又省力。
(三)嫌麻烦的 “懒人” 车主❌
从香港购车到合法在内地行驶,这中间要跨越政策、流程、技术三道大坎,整个过程极其繁琐。光是申请 “两地牌”,就得准备大量资料,跑好几个部门,而且办理周期长达数月甚至半年,还不一定能顺利通过 。车辆检测和改装也是个技术活,得和不同机构打交道,沟通协调各种细节,稍有差池就得重来。对于那些怕麻烦,追求简单便捷的 “懒人” 车主来说,这个过程简直就是一场 “噩梦”,还是选择常规购车渠道更适合他们 。
赴港购车虽然看起来很诱人,但背后的复杂程度远超想象,在做决定前,一定要结合自身情况,多方面权衡利弊,千万别冲动行事,不然最后可能是 “赔了夫人又折兵” 。
五、避坑指南:合法合规才是 “真香” 前提
(一)提前评估需求:明确是否真的需要右舵车 / 稀缺车型,计算综合成本(车价 + 牌照 + 改装 + 维护)
在考虑赴港购车前,一定要先问问自己,是不是真的非右舵车或稀缺车型不可 。如果只是日常家用,普通车型就能满足需求,那为了所谓的价格优势跑去香港购车,很可能是得不偿失 。而且,千万别忘了把申请 “两地牌” 的费用、车辆改装费用以及后续的维护成本都算进去,这些隐形支出加起来可不少,只有综合评估后,才能判断这个 “香饽饽” 到底适不适合自己 。
(二)找专业代理:选择熟悉两地政策的机构(如粤港车视界、隆耀投资),避免材料不全、流程错误导致申请失败
申请 “两地牌” 的流程繁琐又复杂,稍有不慎就可能因为材料不全或流程错误而导致申请失败,这一来二去,时间和金钱都打了水漂 。找一家熟悉两地政策的专业代理机构就显得尤为重要,像粤港车视界、隆耀投资这些在业内口碑不错的机构,他们不仅对政策了如指掌,还能根据你的实际情况提供个性化的服务,大大提高申请成功率 。
(三)关注政策动态:粤港澳大湾区政策持续优化,新能源车辆、简化审批等试点正在推进,及时获取最新信息可节省时间成本
粤港澳大湾区的政策一直在不断优化调整,说不定哪天就有新的利好政策出台 。比如新能源车辆的相关政策,可能会有更多的优惠和便利;审批流程也可能会进一步简化 。所以,要时刻关注政策动态,及时获取最新信息,这样在申请 “两地牌” 时,就能抢占先机,节省不少时间和精力 。可以多关注政府官方网站、新闻媒体,也可以加入一些相关的车友群,和大家一起交流信息,掌握最新动态 。
理性看待 “赴港购车”,合法合规才能开得安心
香港购车的低价诱惑背后,是复杂的政策壁垒和法律红线。除非满足 “两地牌” 申请条件且有明确跨境使用需求,否则贸然购买香港右舵车只会踩坑!与其冒险 “走偏门”,不如在内地正规渠道选车,省时省力更省心~
文章标题:内地人赴港买车真的香吗?一文解析利弊+避坑指南
- 相关文章
- 内地人赴港买车真的香吗?一文解析利弊+避坑指南10-23
- 别死磕高考!我帮 3 个普高生逆袭 985 的 9 条「实战路径」,附时间轴和避坑指南10-23
- 港大申研 / 本科竞争最狠的10个专业,录取率、硬要求全扒光10-23
- 艺术品老板必看!备案证明申请保姆级攻略,少走 90% 弯路10-23
- 北京拍卖许可证注册全攻略!做拍卖必看,少走 10 次冤枉路!10-23
- 杭州人力资源许可证办理攻略!猎头 / 中介必看,少跑冤枉路!10-23
- 两地牌换车一次过!亲测 7 步流程 + 避坑细节,新手也能少跑冤枉路10-23
- 五大电力央企有多香?福利拉满 + 岗位清单,想稳的宝子必看!10-23
- 港硕一年光速通关!第一份实习这么找才不慌10-23
- 香港中文大学26fall硕士申请截止时间汇总,早申定成败,这些细节别踩坑10-23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