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6fall港中深硕士申请想上岸,得按这个强度来
作者:时间:2025-10-12 11:45:09 9224 次
26fall港中深硕士申请想上岸,得按这个强度来
港中深 26fall 的申请通道才开就直接扔出 “大动作”—— 语言要求说涨就涨,想上车的姐妹可得抓紧了!这波新政直接改写了申请规则,要是没摸清门道,很可能刚起步就落后。下面这份保姆级攻略,从新政解读到专业选择,再到时间线和材料准备,全给你扒得明明白白,抢占先机就靠它!

先划重点:两大新政直接影响录取,没搞懂的话很容易踩坑!这次最关键的变化是 “语言成绩强制提交” 的专业范围扩大了,不是所有专业都能豁免,得先看清楚自己申的专业在不在 “必交名单” 里。目前明确要求必交语言成绩的专业有:数据科学全学院所有项目、经管院的金融工程和市场学、还有全球研究专业。别抱着 “说不定能豁免” 的侥幸心理,这些专业没语言成绩连初审都进不了。
至于豁免条件,也得记牢:要么本科是全英文授课(得提供学校官方证明),要么雅思至少6.5分、托福至少90分(而且成绩必须是2年内有效的,过期了不算)。划个重点 —— 要是现在语言还没达标的宝子,别犹豫,赶紧刷分!现在距离首轮截止还有时间,冲一把还来得及,别等截止前才慌神。
接下来是申请时间线,这 3 个关键节点千万别错过,不同时间点申请,难度和福利都不一样!
第一个节点是12 月 15 日首轮截止,这是 “奖学金黄金期”!港中深给首轮申请者的奖学金名额更多,哪怕背景不算顶尖(比如双非均分83+、211 均分 80+),只要材料准备得好,也有机会拿奖,不用跟后面的 “学霸卷奖学金”,想省钱的宝子一定要赶首轮。
第二个节点是3 月 31 日二轮截止,这是竞争最激烈的时候 —— 很多背景好的同学(比如 985 均分 85+、有大厂实习 + 高语言)会集中在这轮申请,要是你的背景不算特别突出,尽量别赶这个 “高峰”,容易当 “炮灰”;反之,要是均分 85+、各项硬件都在线的学霸,这轮申请成功率更高,因为招生官会重点筛选优质候选人。
第三个节点是5 月补申,这是 “冷门专业捡漏机会”!一些首轮、二轮没招满的冷门专业(比如部分人文类、交叉学科)会开放补申,适合想保底的同学,或者之前没赶上前面批次的,不过补申名额少,得盯紧官网通知,别错过时间。
不同背景的同学,申请策略也得 “量身定制”,别盲目跟风申热门,找对方向才能避坑!
先说说双非同学(GPA3.3+) :重点冲首轮申请!专业上别碰金融、数据科学这些热门商科,优先选公共政策这类竞争小的方向,要是有相关实习(比如政策相关的同学写过调研报告),能大大提高竞争力。另外,之前提到的 “深港融合” 项目可以试试,比如参与过深港跨境文化交流、跨境电商相关的实践,写进文书里比纯写 “成绩好” 更打动招生官。
再说说跨专业申请者:核心是 “补短板 + 秀关联”。比如文科生想转码,就得狂补数理和编程先修课(比如线上修微积分、线性代数,自学 Python 做小项目);商科想转生物信息学,就得找生物科技公司的实习,或者参与相关科研课题。另外,GMAT 尽量考出来,尤其是跨专业申经管类,GMAT 能证明你的逻辑和分析能力,弥补专业背景的不足。
最后是申请研究型硕士或博士的同学:一定要在 10 月前套磁导师!港中深的研究型项目特别看重 “研究方向匹配度”,比 GPA 还重要。套磁信别写空话,得先研究导师的论文,说说你对他某个研究课题的想法,再结合自己的科研经历,说明你能为这个课题做什么贡献,要是能附上自己的 working paper,成功率会更高。
还有几个申请小 tips,都是过来人的经验,能帮你少走弯路:
第一,想 “弯道超车” 的双非同学,别死磕论文,试试 “深港融合” 相关的实践经历。比如参与过深港青年创业大赛、深港环保合作项目,这些经历能体现你对大湾区的了解,刚好契合港中深的定位,比纯学术经历更有记忆点。
第二,瞄准 “高薪冷门岗”—— 比如 ESG 咨询顾问,现在麦肯锡深圳办给这个岗位的年薪 25w + 起,而港中深的课程里刚好有 “碳中和与企业战略” 模块,完美对标岗位需求。申请可持续发展金融、环境政策这类专业,以后找这类工作更有优势,不用挤破头去卷传统金融岗。
第三,选专业时尽量别选纯理论方向!优先选带 “金融科技”“数据科学” 标签的项目,比如金融工程(带金融科技方向)、智能科学与技术(带数据挖掘方向),这些项目的实习资源更多,港中深会对接腾讯、华为、券商的相关岗位,毕业找工作更有底气。
最后,材料清单一定要核对清楚,少一样都可能被拒,别因为粗心耽误申请!
必交材料有三样:①成绩单(建议提前做 WES 认证,尤其是双非或成绩单评分标准特殊的同学,认证后成绩更有说服力);②2 封学术推荐信(尽量找教授或副教授写,别找讲师,推荐信里要写具体事例,比如 “该生在我的课上做过 XX 项目,表现突出”,别写空话);③预毕业证明(还没毕业的同学要找学校开,盖公章才有效)。
商科专属材料:实习证明,优先提交投行、四大、大厂的实习证明,要是能让实习导师写个推荐信,或者在证明里注明你参与的项目和成果(比如 “参与 XX 公司 IPO 项目,负责数据整理”),加分效果更好。
其实港中深硕士的结局,完全取决于你怎么选。要是只想图个 “名校 title” 混文凭,选个容易毕业的纯理论专业,毕业时可能会发现自己没竞争力,陷入焦虑;但要是提前卡位 “深港科创走廊” 的资源,选对适配高薪岗位的专业,再利用港中深的实习和科研资源,反而能成为 HR 眼里的 “稀缺人才”—— 毕竟港中深的地理位置摆在这,对接大湾区的企业和政策资源,比很多境外院校更有优势。
26fall 的申请才刚起步,现在搞懂新政、选对专业、准备好材料,还有足够的时间抢占先机。希望大家都能抓住这次机会,拿到心仪的 offer,在大湾区找到属于自己的赛道!
文章标题:26fall港中深硕士申请想上岸,得按这个强度来
- 相关文章
- 26fall港中深硕士申请想上岸,得按这个强度来10-12
- 国央企到底喜欢招什么样的人?4 大关卡帮你避坑!10-12
- Alevel 申香港本科|别被预估分忽悠!2025 港校实分要求 & 雷区全说透10-12
- 香港大学本科申请竞赛攻略:2025 官方认可清单与学科精准匹配指南10-12
- 2025人力资源许可证办理真的不用跑断腿!3 个老板亲测的极简流程10-12
- 2025年ICP备案全流程指南:从搞懂概念到落地操作,小白也能一次过10-12
- 香港中文大学26fall新增 7 个硕士项目,港前三捡漏机会来了!10-12
- 26fall香港岭南大学硕士申请保姆级攻略,双非党逆袭看这篇就够10-12
- 秋招冲刺!80 个可直接投递的央国企清单,附网申避坑指南10-12
- 2025 港车北上新政全面落地!香港车主必看的避坑指南,别白跑一趟10-12

